《大学》修身之道:格物致知,诚意正心
《大学》以修身为核心,同时指出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是修身的主要方法。强调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,不仅需要内省,而且还要同外物相接,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,培养道德...
《大学》以修身为核心,同时指出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是修身的主要方法。强调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,不仅需要内省,而且还要同外物相接,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,培养道德...
由无克念省察之功,则明德被幻妄私欲所蔽,不能显现而得受用。其明之之法,在于克念。克念之工夫次第,在于修身,正心,诚意,致知,格物。物者何,即随境所生,不...
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“修己以安百姓”,并以三纲领“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”和八条目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为主题。 对过《...
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 这...
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是修身的方法,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!三纲领提出了修身治国的总途径,这里提出的八目则是更详细的步骤。所谓八目,就是指平天下、...
他的这份初心也许是出自《礼记·大学》:格物致知,诚意正心,齐家治国平天下。 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...
《礼记·大学》中说“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”。而“诚意正心”则一直被我们所推崇。从古至今,有许多关于“...
格物的这个"格",是去掉的意思,但不是全部去掉,因为那是不可能的。小孩子是需要父母的,父母陪他的时候,是以他为中心。但是不要把他捧得高高的,那是害他。因为...
借用现在最流行的两部影视剧来说: 二十,可以不惑。 三十,不过而已! 原标题:《书香机关丨盛史超:“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”》
这就是曾子的诚意正心,这就是曾子的格物致知,这就是曾子的致良知,致吾心之良知于日常事务上。曾子每天都在检视自己,每天都在致良知,乃至一辈子都在检视自己...